为进一步巩固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成果,铲除非法社会组织网络活动根基,形成线上线下治理闭环,营造清朗网络空间,日前,民政部会同网信、电信主管部门,依法关停9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、微博账号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管理工作,社会组织得到持续健康有序发展,在支持脱贫攻坚、服务群众、服务行业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但是,一些非法社会组织拉大旗作虎皮,行骗敛财,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损害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,影响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。2018年4月至12月,民政部、公安部联合开展了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,通过分类处置,采用取缔、责令解散、劝散等方式,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,取得积极成效,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。
近期,民政部门接到群众举报,发现部分已取缔的非法社会组织网站仍在运营。民政部高度重视、立即行动,会同相关部门,重拳出击、严肃查处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有关规定,对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、中国设计力量、世界韩氏恳亲会、国际货代联合会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院、世界易学风水联合会、中国客家厨师协会、中国大大爱心联盟、中国市值战略研究院等9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开办的微信公众号、微博账号予以关停。
民政部对非法社会组织“零容忍”,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,加强网络巡检与排查,线下线上同步查处,不给非法社会组织留下活动空间。对于性质恶劣、屡教不改的非法社会组织发起人,还将提请相关部门纳入违法互联网站(主办者)黑名单。
民政部已实现实时归集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信息,截至目前,共登记社会组织82.5万个。民政部提醒社会公众在参与有关组织活动时,注意核查该组织的合法身份。社会组织的登记信息可以登录“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”(www.chinanpo.gov.cn)或者通过“中国社会组织动态”微信公众号查询。
会议指出,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,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,强化底线思维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,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。
会议要求,要举一反三、亡羊补牢,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。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突出隐患排查出来解决掉,把真正的重大风险控制住,研究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基础性、源头性问题。要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,各地区要把危化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严抓严防严控。要督促市县监管机构对查出的风险隐患盯住不放确保整改到位。要组织专业力量全面排查风险,严查“差、乱、小”企业,该停产的坚决停产、该关闭的坚决关闭、该淘汰的坚决淘汰。要督促所有危化企业对各个环节的岗位责任、管理流程、操作规程进行自我检查、自我整改。各级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建立网上举报平台,落实举报奖励制度。各地区要研究制定化工园区进园条件,严格风险评估和安全准入,决不能使化工园区成为重大隐患的集中区、事故的多发区。要推广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科技手段,加强从业人员、危化品全流程实时监控。有关主管部门要立即开展固体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治理,严厉打击非法存储、超量存储等违法行为。近期,新一轮安全生产巡查即将启动,要把危化品安全作为巡查重点,突出查党政领导责任、部门监管责任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。
会议要求,要加强矿山等其他行业领域安全治理,对煤矿、非煤矿山、消防、道路交通、建筑施工及其他相关领域开展针对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严防事故发生。要动真碰硬加大安全执法力度,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放管服改革、督查检查的关系,近期应急管理部门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危化品、煤矿、非煤矿山、消防四个行业领域专项执法检查,深入组织“专家指导服务团”和“安全执法服务团”,帮助基层弥补专业监管能力不足问题,及时发现消除隐患。要大力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,加强安全生产依法治理,推动《危化品安全法》尽早出台,新修订的《安全生产法》争取年内出台,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完善落实安全生产“黑名单”制度,倒逼企业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积极性、主动性。
Prev:国家医保局通报第二批8起骗保典型案例 |
Next:国务院安委办、应急管理部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完善落实安全生产“黑名单”制度 |